毕业典礼|教师代表文兰院士在永利集团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
发文时间:2019-07-01 来源:304am永利集团
老师们、同学们:
院里让我作为教师代表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讲几句寄语。我就想,大学毕业是人生一个重要节点,给同学们寄语什么呢?正好前几天一位在外校任教的北大毕业的员工来找我,说他想给员工讲一讲廖山涛先生,问我有没有关于廖先生的材料,我说现成的材料倒没有,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,就说了起来,说着说着就意识到,廖先生的故事其实给我们很重要的人生感悟。
廖山涛先生是数院的老教授,上世纪50年代在陈省身先生指导下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,56年回国后一直在北大工作,直到97年去世。他50年代末敏锐察觉到微分动力系统的兴起,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,也是后来几十年中这个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他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在七十年代完成的,在差不多10年的时间里,在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纯数学研究的时候,廖先生一个人默默地坚持。他的一系列文章是八十年代复刊的数学学报、北大学报上密集发表的。他的那些文章分量很重,在微分动力系统当时的核心问题“稳定性猜测”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比如Ma~ne’ 1982年在Ann. Math.上的一篇长文被认为是稳定性猜测在当时的最高成就,但却是廖先生前一年(1981)在北大学报上的中文文章的特殊情形。这些情况后来渐渐被世人了解,他的一些独特的方法也渐渐被国外同行所学习,所引用。
关于廖先生的这些轶事佳话,是系里的老教师差不多都知道的,那天我也是这样给这位外校的老师说的,但说着说着就想到,廖先生是97年去世的,距今20多年了,后来发生了许多新的情况,像985、双一流、大幅提高待遇、高楼大厦、研究中心,这些廖先生都没有看到,但似乎他在所有这些高速发展面前都不显得落伍,他的故事依然令我们仰视,这是怎么回事呢?
记得有个闷热的夏日曾看见廖先生在图书馆里查Math Review. 人们可能不太记得了,Math Review是那种像半张报纸一样大的开本、一寸来厚、密密麻麻的小字,放在图书馆角落里一个特制的小台子上,搬不动,需要站着翻查。现在人们早不用了,现在从网上查Math Review只需要鼠标一个点击。但70多岁的、行动有些迟缓的廖先生,在图书馆里站着弯腰翻查大厚本的Math Review的情景,不仅不落伍,难道不是更令我们肃然起敬的吗?
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,同学们完成了学业,即将告别母校,意气风发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。在这个特殊的时刻,每个老师都会有祝福的话语、关切的话语、叮嘱的话语、感触的话语要对同学们讲,我就问自己,自己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呢?我就想到廖山涛先生那种坚忍不拔、坚定不移的精神。社会毕竟不像校园这样单纯,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烦恼和困难,如果要给同学们一个简短的寄语,这种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、坚定不移的精神,不是对我们一生特别重要的吗?
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