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持所爱,定义多元的成功 | 教师代表董彬在304am永利集团2021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
发文时间:2021-07-12 来源:304am永利集团
各位同学、各位老师、各位家长:
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同学们带来我的祝福,此刻心情非常激动。回想18年前毕业典礼上的自己,有对下一个阶段新生活的满心憧憬,有对未来会面临挑战的些许担忧,但也有跃跃欲试的欢喜。不知道今天参加毕业典礼的同学们是怎样的心情,欣喜、激动、不安,亦或些许焦虑?
说到焦虑,我回北大任教的这几年,有不少同学向我表达过焦虑。为什么会焦虑?我觉得核心原因是同学们对自己成长方向不确定、对自己兴趣点不确定、对如何发展自己的“技能树”不确定。每个来找我指导科研的同学,我都会先问他们对什么感兴趣,然而大部分同学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,擅长什么、不擅长什么。现在回想一下我自己的科研之路,一开始困难重重,越往后越顺畅,其原因就在于在探索的过程中,我愈加了解自己,走得也愈加坚定了。因此,我带本科生科研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发paper、出成果,而是更希望他们能够找到感兴趣的方向。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,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,就会很容易被环境裹挟,人云亦云。大家一窝蜂地去“卷”GPA,忽视了自己的成长。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——认识自我,找到自己的兴趣点。当然,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相当长时间去思考。成功的定义是非常多元的,大家不应该过多关注世俗看法,而应更关注自身成长。本科期间,我曾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是什么,花很多时间在游戏和篮球上。但我在读研究生时找到了自己的目标——图像处理,确定目标后,我就不断努力、扎牢基础、完善自我。围绕自己的兴趣点开展研究更能促进自己的学习。人生有很多痛苦和挣扎,我的挣扎既来源于所学学科,也来源于找工作的压力,但我并没有顺着别人的品味和要求改变自己,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。
由此引出我想说的第二点,也是对同学们的期许,即: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。我担心同学们在走出校园去适应新环境的时候,会逐渐失去自己的innocence(纯真)。在努力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时,处处碰壁或遭到所谓“过来人”的嘲笑,由此慢慢失去自己的信念,把圆滑世故与成熟混为一谈,逐渐变成年轻时所讨厌的那种人。这不是说同学们不要去适应环境,而是希望大家能一直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,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。美国佐治亚理工机械工程系教授胡立德(David Hu),2015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,也是个问题大王。他认真学习数学、物理、流体力学等高深严谨的理论,目的是为了掌握这些工具,以便回答他平日里发现的好玩的“问题”。比如说昆虫究竟是如何在水面行走的,小型水生昆虫又是如何爬上岸的。虽说看起来微不足道,但它们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力学机制。因为这两项研究,他先后登上了《自然》杂志的封面。不过,我觉得他做的最有意思的一项研究就是揭开了蚊子在雨中不死之谜。一个暴雨的日子,他抱着3个月大的儿子坐在屋门口发呆。突然儿子哇地哭了起来,原来有只蚊子飞过来咬了他的耳朵。他一边心疼儿子,一边开始思考蚊子为何没被雨滴砸死?为此,他在实验室里饲养了大量的蚊子,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,最终揭开了谜底。当有人问他这些古怪搞笑的研究有什么用时,他霸气地回答,“只要够酷,总会有用的”。倘若科学家抱着很强的功利心去做研究,背离科学的初心,他也将很难有好的成果。蚊子雨中不死的原理正运用在新型无人机中,从而让机器作业时能顺利躲避障碍物。
最后,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行业,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找到自己真心所向,快乐地成长,实现属于自己的成功。